中国在宣布欧洲联盟两位重要领导人将访华的同时,并未表示欢迎,反而向欧盟发出了严厉的警告。
首先,我们来看中国外交部的声明。外交部发言人郭嘉坤明确表示,近期欧盟对中国企业及银行实施的制裁措施是不可接受的。对于欧盟的这一行为,他指出,首先缺乏国际法的依据,其次并没有经过联合国安理会的批准,因而这些制裁实际上属于典型的“非法单边制裁”。
中国政府对此明确指出,将立即采取反制措施,以保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,并警告欧盟停止损害中方合法利益的行为。
早前的消息显示,经过中欧双方的商议,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定于7月24日访问中国,双方高层将共同主持第二十五届中欧峰会。在中国同意欢迎这两位欧盟领袖的同时,外交部并没有给予热情的欢迎,反而是发出了警告,这明显显示出中欧关系紧张的现状。
在此之前,欧盟方面除了因为所谓的“支持俄罗斯的侵略战争”对中国实施制裁外,还就多个问题对中国进行指责。例如,有一些欧洲外交官批评中国利用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契机进行机构改革,声称这是为了扩大中国对联合国的影响力,并称其行为为“殖民”联合国。
这种说法其实反映了西方国家对自身历史的误解和转嫁。众所周知,以美国和欧洲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,曾通过武力、经济掠夺和文化强加等手段发展壮大,严重侵犯了被殖民地区的主权与人民权益。例如,欧洲的殖民扩张通过军事侵略、资源掠夺以及制度强制建立了不平等统治,以剥削为本质,剥夺了这些地区的发展机会。
对此,中国在联合国改革中强调,要推动各方对多边主义的承诺,通过游说和协商,支持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,而非干涉其内政。中国外交部还指出,作为两大文明与力量,中欧双方应共同秉持开放合作和加强联合国的核心地位,这与殖民历史中的分裂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然而,不少专家对即将召开的中欧高层峰会并不抱有太大期望。这并不是因为中欧之间存在根本的矛盾,或是这两个巨型经济体缺乏合作的前景,而是因为当前的中欧关系未来尚无明朗的发展方向。
乌克兰危机暴露了欧洲安全体系的诸多缺陷,而欧洲却没有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和修复这些漏洞,反而通过北约扩张,进一步加剧了自身的安全隐患。